今年以来,市局交巡警支队按照市委、市政府开展“现代化建设推进年”活动要求,按照推进“两个示范”建设总体部署和市局党委“五个第一”、“五个提升”工作要求,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是交巡警工作第一要务”的理念,科学践行“民生警务”战略、深度打造“民生交管”品牌、大力实施“幸福交通”建设,主动找准道路交通治安管理工作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不断强化职能履行,创新服务举措,拓展服务渠道,竭力为全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做到“现代化建设推进到哪里、交管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一、加强沟通,服务“三个发展”,牢牢把握服务经济发展的需求。一是服务经济跨越发展。对溧阳市输变电产业集群、新北区西夏墅刀具产业集群等5个“常州市优质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区)”分别制定交管服务配套措施,深入走访了解发展中遇到交通难题,想方设法解决困难,设身处地提供优质服务,征集意见建议3条,以服务促管理、以服务增效益、以服务建和谐。二是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根据市政府《2013年转型创新“510”行动计划》中的13项“做强企业”、14项“创新成长企业”,逐一建立支大队领导挂钩联系制度,每月不少于一次上门听取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交通管理问题17个,及时提供车驾管服务和道路交通保障。三是服务城乡协调发展。针对常溧高速公路、104国道、武进至金坛间快速通道建设和路网联通等一批重大工程,进一步加强与金坛、溧阳、武进的挂钩合作和业务指导,深入研究做好点、线、面交通组织方案和重点枢纽站点“四位一体”动静态交通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活动,全力确保道路安全和路网畅通。
二、内强素质,优化“三项作风”,努力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一是深入基层摸实情。开展“增强队伍正能量”主题教育活动,对支队党委班子成员和各部门主官工作情况实行“周记录、月上网”,响亮提出“班子看书记、中层看班子、民警看中层”,支、大队领导深入基层,开展检查、指导、督促、协调等工作。支队班子成员每年深入基层不少于2个月,挂钩联系点工作不少于10天,每周站早晚高峰不少3天。开展“我在岗、我发现、我建议、我整改、我提高”活动,通过基层设置课题、邀请领导调研等形式,形成良性互动。二是精简会议讲实话。进一步减少会议数量,严格会议报批,能口头、电话通知的不开会,能开电视电话会议的不集中开会,能合并开的不分别开;压缩会议规模,简化会议程序,坚持开短会、讲短话,单个会议不超过1小时,多个会议合并召开不超过1.5小时;不制作背景板,座谈会不摆座签;交流发言不超过5分钟,提倡脱稿;会议期间安排参观考察的要集中乘车,不交通管制,不警车带路。三是压缩流程求实效。从服务意识、具体措施、办结时效等方面全面研究推出43项支队机关服务基层一线具体职能及服务承诺,并明确规定凡无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凡上级已有明确规定的,不再制发文件;凡能通过网络、电话、便函等方式传递办理的,不印发纸质材料;上级有明确要求或确需转发的,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贯彻措施,领导讲话只传达要点或提纲,不刊发全文,文稿文风平实、开门见山、精练简短,单篇控制在3000字以内。
三、实化措施,保障“三大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一是保障精品城市建设。围绕“花博盛会”、“轨道交通勘探”两项重点,深入推进公安交管工作提档升级,从设施状况、信号点位、流向保障、关联需求、调控策略、应用规则等方面全面排查交通问题,实施市区单行线系统改造提升工程,每周召开“市区道路交通疏堵保畅”研判会12次、新闻通气会4次,调整兰陵路、龙城大道、青洋路等施工路段公交线路102条;制定花博会园外道路交通组织保障方案,重点与职能部门协调落实7项交通组织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以查禁酒驾“1+X”为主线的专项行动,提高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水平,创造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二是保障畅通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市“交委办”牵头组织职能,将畅通便民工程与蓝天工程和污染减排工程相结合,完成中吴大道、东方路、竹林西路、通江路、常武路、和平路、龙城大道、晋陵路北段、东经120路等9条道路“绿波”优化,增设、更新交通标志369块,新增公共泊位1680个,调整泊位615个;优化发展公交,新辟公交线路18条、优化调整24条,更新空调公交车6200辆,新增出租车500辆;完成老旧机动车淘汰报废年度目标任务,持续开展机动车违法鸣号、“黄标车”闯禁区等“静音净尾”专项整治,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三是保障民生事业建设。畅通民生事业“绿色通道”,制定凌家塘农贸市场跟踪服务保障措施和新运河11座桥梁交通安保责任,落实恶劣天气应急保障机制,对水、电、气等工程车辆轻微交通事故和轻微交通违法实行快接快处或先取证放行事后处理,全力保障“菜篮子”工程和城市生产生活正常有序。
四、强化保障,做实“三从体现”,积极营造服务经济发展的氛围。一是从执法管理中体现服务。从“空间、时间、效果”三个方面,全面梳理推出53条行政服务创新举措,广泛宣传公开,严格兑现承诺。加快推进轻微事故快速处理,全市成立5个理赔服务点,充分发挥交通事故巡回法庭的作用,深化交通事故人民调解机制。在死亡交通事故处理中引入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评事故当事人及家属120余人,建档干预16人,化解不稳定苗头16起,副市长、公安局长尚建荣批示肯定。聘请15名民生交通监督员全程监督重大交通事故通案,监督亡人交通事故和复杂疑难案件通案80余起,实现了信访、投诉、复议的“零发生”。二是从应急管理中体现服务。实施交通治安管理(等级)响应机制,制定《市区交巡警部门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按照“环线内分级管理、环线间合成指挥”的工作机制,根据民警家庭住址,就近快速集结,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大力推进接处警工作机制改革,实行全员接处警,创新建立交通事故信息员制度,依托430名交通信息员开展轻微交通事故处置引导,提高事故接处警速度,市区交巡警接处警满意率达93.24%,同比上升8.76个百分点。钟楼大队提升接处警满意度“四字工作法”受到副市长、公安局长尚建荣批示肯定。三是从车驾管理中体现服务。市区各大队和辖市(区)大中队窗口全部实行“5+2”“8+1”工作模式,双休日办理车驾管业务6240余笔;“流动车管所”每周走进企业、社区、学校,累计办理业务1118起;在薛家、三晶工业园、科教城相继落成“车管便民服务站”日均现场办结各类业务160余起,着力实现市区5公里“车驾管服务圈”;研发推出“掌上交管”、机动车PDA查验系统,更好服务社会公众安全、畅通出行;开通“96889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