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宣传专题 >> 需要重点防范的诈骗手段 >> 内容
冒充公检法诈骗 |
发布日期:2021-01-05 来源:公安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
不法分子使用假的证件冒充公安局、检察院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重大犯罪或银行账号被人利用为名,制作假的“通缉令”,谎称需要对被害人账户内的资金进行核验。在整个诈骗过程中不法分子会一直占用手机通话时间,并不让受害人挂电话(或引导设置呼叫转移),在QQ上保持联系,并会以保密为由,让受害者不能联系任何人。最后要求下载安全控件(实为木马病毒) 一、针对人群 法律意识薄弱的人群、境外留学生 二、诈骗方式 第一步:冒充通讯管理局、银行、医保局、社保局、信用卡管理中心、防疫站等部门谎称受害人涉嫌犯罪; 第二步:转接至冒充的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通过恐吓、展示其身份信息及虚假的通缉令对受害人洗脑,使其相信,令行禁止,并不对外透漏任何信息,保证所谓的“调查”秘密进行; 第三步:以受害人名下所有资产均需清查为由,指挥受害人将所有资产汇入指定的“安全账户”或诱导受害人安装木马APP,骗取转账验证码。 第四步:以任何有关联的资产均有可能涉案为由,指挥受害人去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甚至挪用经手的公款再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直到骗无可骗才会收手。 三、防范提醒 公检法部门不会电话办案,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有疑问拨打110求助。 四、警方提示 1.主叫号码“00或+”开头为境外网络电话,回拨一般对方是关机或呼叫转移,如果发现有此类电话一律不接听。 2.公安局、检察院等政府部门不会电话办案,更不会进行电话、QQ语音笔录。 3.警惕陌生人发来类似“警政安全”的软件安装链接,不在不明网页上填写银行卡和身份信息,不向任何人透露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