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根基,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强基固本至关重要。常州市公安局钟楼分局围绕纠纷融处、治安融防、服务融合,不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致力于探索“融治理”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以实干实绩取信于民。
纠纷融处 推动基层矛盾化解
常州市钟楼区的梧桐苑小区原是自然村改造,居民常年在河道边的码头浣洗衣物,随着城市化改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依旧不愿割舍陪伴多年的码头。不料,延续记忆的举动却成就了这悄无声息的“吃人”码头,2015年以来已有20多起落水事故。
得知此消息的民警们,下定决心排除码头安全隐患。考虑到码头是由居民集资修建的,部分居民的抵触情绪强烈,对此街道组织了楼道长和乡贤调解队上门对居民做思想工作,可小小的码头已成为这些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在尽力劝说依旧达不到统一后,决定先将码头封起来杜绝落水事故,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但在夜晚施工时,个别居民盯梢码头,敲着面盆唤来更多人,阻止施工队施工。民警意识到,只有说服居民才能保证正常施工,于是,组织专业的律师调解队从法律的角度着手调解,同时安排老娘舅调解队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各方坚持不懈下,居民们终于意识到了码头的安全隐患问题,施工队顺利施工,封住了这“吃人”码头。
2022年开始,钟楼公安联动党委政府搭建“融治理”智慧平台,开发组织动员、网格服务、社情民意、矛盾调处、法治保障5个应用模块,健全矛盾纠纷发现、流转和化解机制,并逐步拓展延伸到便民利民、社会救助等“N”类社区服务。
2023年以来,通过“1+5+N”模式,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达98.2%。同时,在为10个派出所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的同时,吸纳69名优秀公益律师、社区志愿者、法官等群体,组建楼道长、家事、乡贤、老娘舅、律师、公安、司法、法官等8支专业调解队伍,确保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2023年以来,我们已经累计收集社情民意1525条、解决难点问题396个,其中95%以上的问题解决在本地,问题办结平均时间缩短了62.5%。”常州市钟楼区公安局北港派出所所长陆文瀚介绍说。
治安融防 织密群防群治网络
走进钟楼分局的指挥中心,钟楼公安自主研发的“融治理智慧平台”上一张AR全景图,可以立体呈现社区全貌,包括“人、房”以及辖区实有单位、企业等基本情况。对于辖区5000余套房屋,按照“自住房屋、出租房屋、群租房屋、空置房屋”等标签类型,以不同颜色进行标注,清晰监测人房关联的动态情况。
依托常州市公安局“常安联盟”,钟楼公安组建了群防群治工作群,制定群防群治队伍管理制度,落实专职民警管理平台和模块,对6000余名“常安联盟”志愿者实行统一建档、统一管理、统一培训,2023年以来共开展“青枫学堂”群防群治工作培训会23场次,覆盖志愿者5000余人。同时在全区推广AI智能社区建设,新建人脸识别设备1000余套,将8000余路社会面监控接入公安内网,对社区楼道、车库出入口、架空层进行全方位布控,依托人脸识别、车辆识别、智能门禁、智慧停车系统,做到人过留影、车过留牌、入楼刷脸、快速过筛,目前已采集、录入人员信息15万余条,为警务实战提供数据支撑。
服务融合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目前,园区综合警务服务中心已经推出了第一批服务企业事项清单,提供预约办证、简化办证、企业合规等38类菜单式、管家式、前移式服务。中心配备专人对18个公安行政管理服务事项予以先行受理,公安内部通过《综合警务服务中心流转单》进行流转跟踪,实现一站式办结。配备警务一体机,实现无犯罪记录证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备案证明等7个网办事项‘当场办理、一次办结’。”园区综合警务服务中心责任民警倪迪介绍道。
2023年来,在梧桐苑社区“融治理”模式的基础上,钟楼公安在全区企业聚集的北港辖区建成产业园区综合警务服务中心,搭建“公安各警种+区相应职能部门”的服务专班,内部统筹经侦、反诈、政务服务、禁毒等10个警种部门,外部协调司法、发改、市场监管等服务企业的区级力量,实现“力量整合、资源聚合、职能融合”。同时中心和公安经侦大队已经形成涉企案件快速移送机制,在接到职务侵占、合同诈骗、挪用资金等侵害企业权益的警情后,第一时间移送报案材料,公安民警上门调查取证,加快办案进度。2023年以来,公安受理初查园区涉企案件10起,抓获嫌疑人10名;向园区企业提供商业秘密保护、职务犯罪防范等方面宣讲、法律咨询37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