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武进分局交警大队深入推进“苏警数智”行动,倾力打造“智出行云管家”品牌,通过前瞻性出行引导、精准性违法劝阻、立体化数智伴行“三项举措”,以智慧赋能推进交管工作,严密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提升公安交管新质战斗力。
先行引导让服务更有温度
武进交警大队坚持问题导向,综合运用传统视频监控、微波雷达与互联网企业数据,动态监测交通变化,着力破解交通堵点、难点、痛点及瓶颈问题。
“我们实时研判分析武进全区重点道路和主要节点、区域拥堵延时指数和车速,继而推演出节假日景区、商圈、交通枢纽等13个易堵区域的交通态势,提前部署警力,做好应急准备。”常州市公安局武进分局副局长马承介绍,他们通过打造集拥堵发现、处置和反馈等闭环流程的智慧交通拥堵处置系统模块,在拥堵形成后,可以及时实施干预。
武进交警大队通过碰撞历史同期路况数据,精准预测近期易堵地点和时段,搭建“智能信号灯监测”平台,创新采用“触发式”和“行程记录式”提醒方式,将监测到的车流变化、天气影响、道路施工、管制路况、交通安全设施等情况推送给指定路段、特定范围或固定行程的驾驶人,以便驾驶人做到“心中有数”,灵活规划出行路线、合理安排出行时间,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他们还启用多功能劝导机器人在路面巡逻,对骑乘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导,提醒驾乘人员安全文明出行。今年以来,通过“监测+劝导”,辖区重点区域戴盔率从55%上升至89%。
精准劝阻让监管更有力度
为服务一线实战应用,实现警务效能倍增,武进交警大队不断加强数据研判分析和产品模型研发,梳理全区失驾人员,通过平台研判,筛选有驾驶行为的失驾人员,并推送告知短信,提醒失驾人员停止驾车。“我们对持续存在驾驶行为的失驾人员,按驾驶频次进行分级建档列管、指令查处,通过对多人的拘留处罚和定点宣传,失驾人员再驾比例下降60%。”武进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沈雷说。
他们充分运用大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比对,开展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行为非现场抓拍,在统一进行违法短信提醒的基础上,实施分级分类处置。“我们在重点学校周边道路开展不戴头盔违法行为监测,定期将监测结果推送相关学校和教育部门落实教育管理。”沈雷介绍,他们对违法次数较多的人员、交通违法人员较多的单位或地区,通报所属辖区交警中队,交警上门集中教育处罚。
武进交警还对工程运输车闯红灯、疲劳驾驶、货车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开展大数据监管,精准发现、定点查处,先后开发、上线了“无牌车轨迹、号牌分析”等多个违法分析模块、模型,实现全天候对交通要素的自动识别,提取违法行为人员、车辆信息并推送提示信息,提升交通安全隐患精准预见与高效管控能力。
“数智伴行”让治理更有精度
2023年,武进交警大队牵头制定《武进交警无人机应用工作规范》,成立“阳湖飞鹰”无人机战队,组建11个飞行小组,开展多轮次的集中培训和试飞训练。他们在重点区域空中巡逻、重大活动现场空中安保、节假日重点区域空中监管和执法空中支援、喊话宣传、事故现场处置、显性违法行为采集劝导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工作。
武进交警大队开展“数智交通巡防终端”无人车应用探索,利用自动驾驶技术,结合移动抓拍、语音输出设备,实现自动巡逻、视频传输、违法发现、设施巡检、喊话提醒、一键报警、应急物资紧急运输等功能。“我们在太湖湾音乐节等重大活动中,用无人宣防车替代铁骑队承担部分路段巡逻工作及路口宣防工作,大大降低了路段警力的工作压力。”沈雷说。
去年以来,武进交警大队搭建“绿波效果实时监管平台”,通过全量数据开展对绿波路段运行效果多指标全天候监管,通过对平均时速、停车次数、排队长度进行监测,快速识别降效路段,推出定制化绿波绕行通道,实现区域交通流量的均衡。
针对易发生事故路段,他们开启绿波“安全模式”,全面实现“短绿波”“慢绿波”设计,对城区路段,按“三绿一红”减少抢黄灯、闯红灯发生几率。数据监测显示,武进城区57个重点路口开启安全模式后,重点道路事故率下降40%,电动自行车闯红灯下降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