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常州公安牢固树立“校园安全无小事”理念,大力推进“护学岗”标准化建设,狠抓学生安全宣传教育、涉校风险排查整治等工作,全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截至目前,全市涉校刑事案件数同比下降21.6%,校园治安秩序平安稳定。
标准化建设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2024年8月,市公安局联合市教育局出台“护学岗”工作规范,明确时间、力量、标识、装备、职责“五统一”工作标准,细化应急处置预案、定点护学机制,全市840所中小学、幼儿园护学警力和安防“体检”全覆盖,校园防冲撞升降柱配备率提升至70%,更换老旧破损盾牌、钢叉等“八大件”护学装备270余套,增配电子安全哨、安全引导牌1700余件,“一键报警”装置安装率、联网率100%,有效提升校园防护能力。
“2024年8月,我们组织召开全市‘护学岗’工作现场会,组织各级公安、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人,实地观摩武进区学府小学‘护学岗’示范建设情况,全面推进‘护学岗’标准化建设。”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旭光介绍,同时制作“校园安全检查”和“最小应急单元演练”示范片,组织民警培训学习,发动学校加强演练。
此外,他们常态开展护学质态督导,依托公安超融合平台搭建专题场景,建立视频巡查、督导评估、倒查问责等机制,运用视频AI等手段,实时动态监测全市1800余名护学岗警力履职质态,制作7期护学工作视频片,每周调度通报,并对暑期开班的部分学校开展高峰护学工作,确保暑期护学岗工作不断档。
靶向式宣防 筑牢学生心理防线
2024年,常州公安精心制作9部暑期专题宣教视频片,通过主题班会、家长会等形式,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集中观看。“我们依托‘平安常州’‘中小学安全教育’等平台,滚动开展暑期安全宣传,并用好‘开学第一课’集中组织校园法治宣教360余场次,暑期中小学生交通事故数23.2%。”市公安局内保支队三大队教导员芮干介绍。
此外,他们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和20所重点学校法治督导员作用,对有心理问题、行为不端的“关注学生”,面对面开展教育、帮扶和关爱,成功帮助13名“问题少年”回归正轨。同时推动440所学校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建立学生欺凌早期预警、事中处置和事后干预工作规范。
针对青少年情绪波动大、心理问题易反复特点,常州公安创新“110专席+联盟疏导+部门跟进”心理危机警情干预处置模式,依托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96111热线,畅通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绿色通道,研判分析每日110接报的涉心理危机警情,联动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由专业心理教师或特聘心理专家开展风险评估、跟踪治疗。截至目前,累计心理疏导458人次,该经验做法被全省推广。
地毯式排查 筑牢风险防控防线
2024年,常州公安紧盯重点岗位,为全市2328名校园保安进行“体检”,督促调整不符合要求保安人员,全市校园保安数量、质量实现“双达标”。同时严格审验全市546名校车驾驶人的驾驶资格,组织978名校车驾驶员、安全员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培训22场,督促文明驾驶、安全行车。
此外,他们紧盯重点部位,将全市818家学校融入“平安e巡”巡防支点建设,153家学校首批试点采购4G可视化通讯设备,实现校园安保力量可视化、风险隐患一键上报、现场视频实时图传等功能,指导校方组建最小应急单元,开展“二对一”“三对一”实战演练887次,有效提升涉校风险应对处置水平。
“我们‘地毯式’全面排查校园周边路况复杂等情况,开展‘一校一策’交通优化专项行动,通过‘平安常州’‘常州交警’等公众号及时发布优化方案、出行提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黄庆辉介绍,截至目前,33所中小学建成接送中心,有效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治理堵点难点,并对16条“常有优学”定制公交路线安全、车辆技术状况等开展隐患排查整改,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