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平安资讯 >> 警务动态 >> 内容
溧阳中关村派出所:构建“专业+融合”调解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5-05-16   来源:公安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去年以来,江苏省溧阳市公安局中关村派出所锚定“预防在前、化解在早、处置在小”目标,创新推出“小额垫付”“星火义警”“五心调解”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措施,构建专业调解、融合调解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截至目前,辖区纠纷警情数同比下降12.6%,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23起,为溧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靠前一步进行源头治理

针对辖区大型企业多、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的情况,中关村派出所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中关村派出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围绕11类涉及小额争议的情形,创新推出矛盾纠纷小额赔偿先行垫付机制,实行内勤民警、值班领导、所长、街道分管领导、街道主要领导的五级审批流程,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的小额垫付,平均一个工作日办理完成,破解时间跨度长、久拖不决等难题。今年以来,累计化解此类矛盾纠纷32起,垫付金额8200元,实现“小资金撬动大平安”的良好效果。

同时,中关村派出所搭建“融调解”平台,整合信访、住建、人社等多部门资源,组建以退休老民警、老法官为主体的“金牌调解团”。他们发挥平台专业和团队经验的优势,对租赁住房、欠薪欠债、房产物业等不同矛盾纠纷做到精准施策。2024年以来,累计妥善处置涉工伤事故、欠薪欠债纠纷252起。中关村派出所还实施“项目警官”制度,与重点企业建立警企联动和驻企服务机制,派驻专职联络员,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群策群力开展多元共治

中关村派出所坚持“专群结合、多元联动”理念,打造多元协同共治新格局。2022年5月,他们成立以老民警芮晓忠为主要负责人的调解工作室,吸纳56名老党员、老干部、乡贤能人,形成“耐心倾听、细心调查、公心评判、热心对待、诚心回访”的“五心”工作法,对无法现场调解、初次调解不成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创立以来,累计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423起。

中关村派出所联合市妇联开设全市首家在派出所的“家暴干预中心”,通过梳理研判涉及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突出警情、重复警情,组建一支集家暴干预、法律援助、心理咨询、跟踪回访等工作于一体的反家暴专业队伍,畅通家暴类纠纷联动处置渠道。截至目前,成功处置15起家庭暴力警情,提供心理咨询26人次,帮助1名未成年人重回校园。

此外,中关村派出所推进“1+N”群防群治体系建设,吸纳企业小区保安、工地安全员、外卖骑手等社会力量,组建起671人的“星火义警”志愿队。中关村派出所通过兑现见义勇为红包等形式,激励志愿者配合派出所开展社会面巡逻防控、反诈宣传等工作,及时发现并上报潜在的矛盾纠纷隐患。2024年以来,志愿队共协助破案19起,消除隐患200余处。

科技赋能实现智能提效

中关村派出所通过科技赋能,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升级。他们把重点矛盾纠纷警情,全量纳入自主研发的“警务管家”平台,生成电子台账,实时推送处置指令至责任民警,并对接处警时限、调解进度、回访结果等环节全程留痕,以“鼠标+脚板”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为矛盾纠纷调解注入新动力。

中关村派出所利用警务平台归集相关案件数据,进行类型分布、高发区域、处置效能等数据分析,强调化解结果的运用,及时掌握辖区矛盾纠纷规律特点,合理调整警力部署、完善工作机制,为精准投放治理资源提供依据。

针对外来流动人口基数大、治安要素复杂等实际情况,中关村派出所压实辖区“二房东”和劳务中介的主体责任,对出租房屋实行红黄蓝“分类分色”管理策略,有针对性地调整巡查重点。此外,他们还在出租房数量大、外来人员流动频繁的重点小区推动智能化管理,联合企业开发“楼宇管家”平台,进一步明确辖区流动人员数量,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主办单位:常州市公安局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龙锦路1588号    邮编:213022    网站地图    苏040200000028
联系电话:0519-8662020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65  苏ICP备05003616号